如何通过二次网平衡调节有效解决高、低温户和蹭热户?
01 低温户:
室内温度<18℃
测温未达到室温标准的用户(悬空户除外,如果用户因室内设施或房屋结构原因造成低温的且不同意改造的需要取证留有影音资料);
室温采集器数据显示未达到室温标准的用户,必要时由人员现场确定;
投诉低温且两次以上维修仍未满足室温标准的用户。
02高温户:
室内温度>24℃
测温超出室温标准的用户;
温度稳定时间段内,室温采集器数据显示超出室温标准的用户;
经举报高温户且核实无误的用户。
03蹭热户:
周围用户用热,无其他采暖措施、温度达标的停供且有人居住的用户;
室内有采暖管道通过,无其他采暖措施、温度达标的停供且有人居住的用户;
* 高、低温及蹭热户会增加企业生产运行成本,产生企业投诉及纠纷。
01确保仪表准确
仪表的准确是一、二次网平衡调节、自动控制和能源管理的基础。重点需完成:
1.流量计存在的空管报警、跳变等问题;
2.流量偏差大的流量计不准问题;
3.远传电表偏差大的问题;
4.一次网调节阀无法实现自动调节的问题。
02升级改造调度监控系统
通过对调度监控系统升级改造,覆盖所有换热站,确保温度、压力、流量基础数据准确上传,并实现以下功能:
1.热源数据监测;
2.热网运行数据监控;
3.能源管理(数据分析)系统,可实现热源能耗数据分析、热力站能耗数据分析、热网平衡分析、调度供热日志;
4.负荷预测系统,可实现室外温度预测、热负荷预测、热源调度;
5.全网动态平衡控制,根据热负荷预测和热网平衡分析进行动态调控,系统可根据分析结果,系统自动修正计划指标和控制策略。
03一次网平衡调节
通过对调度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实现全网动态平衡控制,对存在问题的一次网调节阀进行调整,确保一次网实现自动平衡调节。
04 优化换热站设备
循环水泵、换热器等设备选型要合理,下位机控制策略要针对各站的特点不断进行优化。
05二次网平衡调节
在二次网水力平衡工况尚未建立的情况下,让自控系统按照室外温度调节曲线进行调控,表面上看不同时间段和室外温度下降低了一部分热耗,但是实际上会加剧用户冷热不均问题。所以二次网平衡是完成供热目的的基础、必要工作,以最少能耗费用取得真正的舒适性。
二次网平衡调节的方法:
1、准备工作:
找出(画出)需要平衡的系统的详细图纸,根据平衡阀之间的串并联关系给需要调整的平衡阀编号,做出调整时需要的表格;
计算出需要调整的平衡阀处的理论流量,做出各个并联平衡阀组内平衡阀之间的比值;
准备好平衡所需要的表格、笔和设备(手电筒、流量仪、测温枪、活动板子、井盖钩子、抹布、工作服、梯子、抽水泵);
检查所有关断阀、平衡阀等阀门是否处于正常位置,开关是否灵活,过滤器滤网是否清洗,暖气上的温控阀是否全开,系统是否处于满水状态;
启动循环泵,检查所有水泵运转是否正常,系统压力、温度是否正常,系统定压是否正常。
2、比例流量法:
原理:热力系统中的总流量在一定范围波动时,系统中并联管路的水流量比保持不变。一般来说,当总流量在+30%范围内变化时,并联管路之间的流量比仍然保持不变。
调整步骤:
a.将系统中的所有阀门(截止阀、调节阀)调至全开位置,温控阀或均流阀也要开至最大;
b.按照平衡阀的编号测量各个平衡阀处的实际流量,计算出各个并联平衡阀组内平衡阀之间的实际流量的比值;
c.对并联阀组内的平衡阀通过流量进行分析,以流量最少的平衡阀为基准阀,保持基准阀不变,依次调整其它的平衡阀至理论流量的比例,重复调整两到三次;
d.从最末一级并联阀组开始调整,逐渐到第一级为止;
e.将第一级平衡阀处的流量调至需要的理论流量。
注意事项:由于并联系统的每个分支的管道流程和阀门弯头等配件有差异,造成并联平衡阀两端压差不相等,因此,当进行后一个平衡阀的调整时,会影响到前一个已经调整过的平衡阀,产生误差。因此,需要反复调整几次,控制误差在5%以内。
3、温差法:
原理:由于建筑室内温度与供回水平均温度之间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在系统达到平衡状态下,当供回水平均温度相同时,室内温度必然相同。理论上,供水温度是相同的,只要回水温度相同,室温必然相同。实际上,供水温度会因为管路的长短和保温的好坏而不同,相应的回水温度也会变化,但是,供回水温差保持不变。
调整步骤:
a.运行整个需要调节的系统,保持流量不变,保持供水温度不变,等到供回水温度不再变化时,就可以认为整个系统已达到热力稳定状态,一般需要连续运行4-6小时;
b.记录下需要调节系统主管道的供回水温差,然后按照由主管路到分支管路的次序,依次与主管道的供回水温差作比较,先对规模较大且平衡阀所在位置供回水温差的偏离也较大的平衡阀进行调节,按照规模大小和温差的偏离程度大小,确定初调节次序,对于调节阀所在位置供回水温差小于主管道供回水温差的调节阀,关小调节阀,并记录阀门开度,对于调节阀所在位置供回水温差大于主管道供回水温差的调节阀,适当开大或全开;
c.待第一轮次调节完毕系统稳定运行几小时后,重新记录总供水温差及各调节阀处供回水温度进行下一轮的调节。
注意事项:该调节方法调节周期时间长,需要反复进行,它适用于保温较好的网路。如果网路保温较差,网路供水的沿途温降较大,则对于供水温度较低的热用户,或室内供暖系统水力不平衡的用户将较差,可能出现新的水力失调。由于供热系统的热惯性,温度变化明显滞后,系统温度变化缓慢,所以调节过程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二次网平衡调节需要注意的事项:
水力平衡调整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系统循环水量减少的过程。随着循环水量的减少,系统的水力稳定性逐渐降低。水力稳定性是指热网中各个热用户在其他热用户流量改变时,保持本身流量不变的能力。水力平衡调整以不破坏水力稳定性为前提。现阶段水平较好的也就调整到每平方米2kg/h。
热网平衡设备装的越细,节能效果越好,供热企业效益越高。因此,根据实际条件热网平衡设备尽量细装,尽量装全。
二次网平衡调节需要了解的一些数据:
1、民用建筑室内管道流速不宜大于1.2m/s;
2、板式换热器系统阻力正常范围应在3~5 mH2O;
3、采暖单体流量合理范围应在2.5~3.5 kg/h.m2;
4、室内采暖达标温度18-24℃;
5、室温升高1℃(或室外降低1℃)平均水温要增高2℃左右,同时多耗热量10%左右;
6、热网的补水量应小于热网循环量的1%,最好控制在0.5%以下;
7、室内系统最不利环路比摩租取60~120Pa/m为宜,最不利环路与各并联环路之间的计算压力损失相对差额,不应大于±15%;整个热水供暖系统(室内)总的计算压力损失,宜增加10%的附加值;
8、主干线、支干线的经济比摩阻在30~70Pa/m为宜。